第115章 工于谋国,拙于谋身115(1 / 2)

李然然在看小说时,突然看到一个配角是这么描写的:少年天才,后成了首辅,改革弊政,死后被清算...</p>

作为一个把《明朝那些事儿》看完的人,李然然马上就发觉这个配角不就是照着张居正写的嘛!</p>

鬼使神差的退出小说软件打开了13站视频,很凑巧的是视频推送主页第一个视频就是关于张居正的视频,李然然果断点进。</p>

【 工于谋国,拙于谋身】</p>

(视频开头是一座雄伟的皇宫,随着旁白声的推进,画面逐渐聚焦到一个身着大明官服的男人上)</p>

【隆庆元年,张居正四十三岁,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进入内阁。隆庆六年,隆庆驾崩,张居正密谋驱逐高拱,成为内阁首辅。</p>

权力只是实现理想的工具,他要做的是一个有力量,能造福天下的臣子。历经嘉靖、隆庆二朝,张居正终于走到了臣子生涯的最高点,他的首辅时代开始了。</p>

万历元年,张居正主政,推行考成法,整顿官吏。政令传出,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万历六年,丈量天下土地,推行一条鞭法,太仓粟可支十年有余,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p>

万历新政前的大明王朝南方倭寇横行,西南少数民族暴动,西北与东北两线面临蒙古人铁骑的践踏。张居正主政后,万历新政在国防上改变了千疮百孔,危机四伏,国家局势危如累卵的大明王朝。张居正的改革为明王朝提供了一份丰厚的家底,张居正把行将就木的大明王朝从泥足深陷的困境里拉了出来。</p>

万历十年六月,张居正年五十八岁,去世,死后抄家。长子自杀,次子充军。】</p>

<人亡政息></p>

< 明实亡于万历></p>

<再次重申,明实亡于万历这句话不是玩笑,这就是事实[ok?]></p>

< 万历这个烂人还想开棺鞭尸,啊呸!></p>

< 所以万历在我们这儿被开棺然后挫骨扬灰了哈哈哈哈[爽]></p>

<摆烂的二十年也是自毁根基的二十年。万历之后,明朝积重难返,非一位有魄力有能力的君主可以挽救。 ></p>

<其实有点能理解万历,他一直受到李太后和张居正的高压教育,心性肯定随着成长扭曲了,他不觉得张居正是为自己好,他只觉得张居正就是个权臣,严重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p>

<张居正自己说的“吾非相,乃摄也。”></p>

< 做事真的太绝了,这清算直接导致后面的文官根本没人敢做实事。毕竟前一个做了实事的人后果是怎么样大家都看到了的。></p>

< 每次读到张居正就忍不住流泪,明朝还让人怎么忠?张居正为了挽救朱明夙兴夜寐,五十多就过劳死了。死后不仅家没了,名声也没了。总有人去扒张居正黑料,说他什么生活奢侈,独断专横,可是评判一个人好坏,又不单单是看一面。正因为他复杂,我越了解他越喜欢欣赏张居正。></p>

< 整个张氏家族抄家的家产只有不到严嵩家产的二十分之一></p>

<少时读《明朝那些事》最喜欢的人就是张居正了[哭] ></p>

<“世间再无张居正” ></p>

……</p>

[明永乐帝·朱棣:@明万历帝·朱翊钧 烂人!朕恨不能亲自上手锤爆你!]</p>

虽然光幕以前有简单提过张居正,但是当朱棣真真切切看完关于张居正的视频后,整个人都感到了巨大的难受。</p>

光幕说的字字句句都扎在自己的心口处,朱棣看明白了朱翊钧这个龟孙就是因私人恩怨不顾一切都要达到自己的目的。</p>

作为一个皇帝,他不合格。就算张居正诸多不好,但他忠心爱国,为大明付出自己的一生,朱翊钧的做法太伤人心了,也太狠了。</p>

朱棣手按在胸口处,眼中尽是怒火。在旁的太子等人不敢发出一丝声响,连最看不懂脸色的汉王朱高煦也沉默的低下头。</p>

但光幕却泄露了大家的心声。</p>

[明永乐太子·朱高炽:你万历xxxx(脏话连篇)]</p>

[明永乐皇孙·朱瞻基:丢人玩意!皇爷爷说得对!恨不能亲手揍朱翊钧。]</p> [明永乐汉王·朱高煦:若是本王,必不负张!]</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