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给各界科普小常识①122(1 / 2)

李然然划向下一个视频。</p>

【古代的“滴血认亲”、“银针试毒”...是正确的吗?】</p>

【我们看古装剧和小说时就发现里面经常会写“滴血认亲”和“银针试毒”,那么它们是否有科学依据,又是否靠谱呢?</p>

首先是“滴血认亲”,分为两种,一种是滴骨法,另一种是合血法。滴骨法最早在三国时期有实例记载,还被法医鼻祖宋慈收录到《洗冤集录》中。将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头上,观察是否渗入,如能渗入则表示有父母子女兄弟等血统关系。合血法,大约出现在明代,在双方都是活人前提下,将两人刺出的血滴在器皿内,看是否凝为一体,血液相凝就说明是亲生的。</p>

死人的骨骼无论露出还是入土,一般情况下软组织都会经过腐败完全溶解消失,毛发、指(趾)甲脱落,最后仅剩下白骨化骨骼骨质疏松,任何人的血液都会浸入。如果骨骼未干枯,结构完整、表面还存有软组织时,任何人的血液都不会发生浸入。</p>

不同血型的血液带有不同的抗原抗体,血液能融合说明血型相同不代表有血缘关系。清代文人纪晓岚就在书《阅微草堂笔记》中说这种办法不行。】</p>

<滴血验亲太不合理了,如果是o型血的话,岂不人人都是亲戚[笑]></p>

<一个o型血,全世界都是他亲戚[捂脸]></p>

<所以我们常说五百年前是一家hhh></p>

<但不得不说古人还是聪明,那个时候就知道血型的遗传关系,这不妨看成是最原始的dna检测法></p>

<滴血认亲这个我熟啊,甄嬛传里不是演了嘛,将白矾调于水中,虽非父子亦可相溶。将清油调于水中,虽是父子亦不能溶[狗头]></p>

[汉武帝·刘彻:这种方法不行吗?dna检测,那是什么东西,不详讲吗]</p>

【电视剧里也经常有“银针试毒”的画面,经常看到里面都是随便从头上取下一根银簪伸入菜中,若是银簪变黑就说明菜有毒。</p>

那么这又有何依据呢?又是否靠谱呢?</p>

宋慈的《洗冤集录》中就有记载用银针验尸的事。但“银针试毒”比起“滴血认亲”还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银针内含有银元素,而一些有毒物质中含有硫元素,当这两种元素发生碰撞,会产生出一硫化二银,该物质会导致银针发生变色。在古代生产砒霜的技术还不成熟,一般会导致砒霜这种毒物中残留硫或者硫化物的杂质,所以古代银针才能检测出带有硫的毒物。</p>

然而古代“银针试毒”银针变色,并非是遇到有毒物质才变色,而是遇到硫元素才变黑的。同样的原理,我们用银针去测鸡蛋黄的时候,也会发生变色。鸡蛋黄内也含硫元素,正因为这个元素的存在所以鸡蛋黄被插入银针后会变黑。</p>

另外,有很多的毒物也无法用银针检测出来,比如:亚硝酸盐、氰化钾、氰化钠等,他们不含硫元素无法与银元素产生反应,银针遇到这些也不会变黑。</p>

我们现在的生产技术非常成熟,能够提炼出纯净的不含硫元素砒霜,因此无论用银针怎样测试,都无法让银针变色。】</p>

<那古代帝王是不是不吃鸡蛋啊></p>

<古代银针是测砒霜的,有用,现在的毒物太多,银针基本测不出来></p>

<古代的毒药有限></p>

<给皇帝布菜好像之前都要太监宫女先尝,试毒></p>

<除了银针和别人试吃,没得其他办法了吗?></p>

<如果是慢行毒就是太医日常的平安脉发现></p>

<有些毒验不出来,等把身体掏空了才发现></p>

<我记得很多小说就喜欢写用食物相克来做慢性毒,不晓得这种办法得行不></p>

[宋仁宗·赵祯:是该庆幸我们古代毒物少...]</p>

[唐太宗·李世民:医者,从古至今都很重要]</p>

......</p>

滴血认亲不靠谱李然然是知道的,毕竟电视剧也只是电视剧,银针试毒的原理倒是不知道怎么回事。</p> 各界人发现这次的视频明明都看懂了,但又没完全懂...</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