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白居易和琵琶行下145(1 / 2)

【江州的环境比起长安不如太多。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我没有一直沉浸在被贬的痛苦和不满中。我在庐山修建了草堂,进行清修,和东林寺的方丈智满法师学习佛法。

一日,在浔阳江边。我遇到了一位曾经名动京城的琵琶女。与她短暂的交谈后,我从她的身上看到了我自己。

我想起了十六岁时写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顾况对我的大力赞赏,他们都说我作诗作的好。二十九岁时我又中了同进士,可谓春风得意。三十四岁写出了《长恨歌》,名扬天下。我想起了曾经的意气风发。可是,我现在被贬了。

我从琵琶女的演奏中听出了繁华落寞背后的无限惆怅。她十三岁就是教坊中最厉害的琵琶手,时常收到武陵少年的邀请。那时的她以为这一切永不落寞,以为繁华会一直持续。我在这一刻仿佛看到了自己,年少时会想到现在的境遇吗?会想到二十多年后会是这样的吗?我的理想会有实现的一天吗?我还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吗?

琵琶女的演奏很动人,先是弹奏了《霓裳》后又弹奏了《六幺》,琵琶声宛若珍珠落在玉盘上的声音,清脆动人。到江州待了快一年,我又听见了长安的声音。在场的许多人都哭了。其中又数我哭得最厉害,哭她也哭我自己。“江州司马青衫湿”。

朝堂上的我和教坊中的琵琶女,我们看似是毫无相同之处的两人,在此时此刻却因同样黯淡的前景,生出了同情,产生了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终究会有不甘心,不甘心结局会是这样。

于是《琵琶行》诞生了。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

<琵琶女究竟是她还是另一个他>

<看似《琵琶行》写琵琶女,其实写的是白居易自己的心声>

<害,古时文人多悲剧,同时期不得意的文人又何止白居易一人呢?>

<以前是真的不理解不得志,是什么意思,现在真的明白了,每次读《琵琶行》也想落泪[叹气]>

<白居易的好友除了元稹还有刘禹锡,他也过得不咋地。>

<发现诗人作的诗和他所处的时代真的息息相关,他们处于中唐,大唐逐渐走下坡路,所以多是忧国忧民,感慨自身际遇,因为直言得罪权贵经常被贬,所以他们的诗与盛唐时期的风格差别真的蛮大的>

<up做一期刘禹锡吧,他那么浪漫的人,都搞得抑郁了,社会真的黑暗啊[捂脸]>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白居易在日本真的很受欢迎,他的好多诗都被引进了>

<“知我者以为诗仙,不知我者以为诗魔。”>

......

李然然看这个视频竟然看哭了,或许正如光幕所说,等拥有了一定的阅历后,对于诗歌也会有新的感悟。

唐朝之后的人:那可是白居易!诗魔白居易!

唐朝之前的人刚看光幕时:我都还没上光幕,这白居易又是哪儿来的。他凭什么上光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