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章深入交流68(1 / 2)

第068章深入交流

帝王本无情,所以才能称孤道寡。

然而,崇祯皇帝却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他作为大明帝国的皇帝,其实并不是合格的皇帝。

就像前兵部尚书王洽,王洽是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崇祯元年崇祯皇帝召见群臣,从人群中就认出了王洽。

这个王洽长得高大威猛,相貌威严,仪表堂堂。在崇祯皇帝看来,长得像一个威严的人,而且名声不错,吏民望之若神明,其廉能为一方最,于是,王洽就平步青云,直接升任兵部尚书。

王洽虽然是能吏,却不知兵,作为兵部尚书,任职一年多来,表现平平,没有什么作为,崇祯皇帝才信任王洽,直到后金入寇,实在是让崇祯皇帝大失面子,一肚子火无处发泄,再加上王洽的一些政敌乘机指责他“防御疏忽,调度乖张”。这位因相貌而得重用的王尚书终于被下了诏狱而瘐死狱中。

崇祯皇帝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人,他要是相信一个人的时候,就给予绝对的信任,他相信王洽,哪怕在后金兵临城下,他仍旧给王洽绝对的指挥权。

只是非常可惜,明军不是开国之初的明军,而且还畏敌如虎,王洽作为兵部尚书,又缺乏指挥部队的军事能力。

比如山西巡抚和山西总兵张鸿功率先响应勤王,率领五千兵马在第一时间抵达京师,王尚书这个能吏先是调动山西援军第一天先是被安排驻守京东的通州,等到第二天,山西援军到了通州不等扎营,又被王尚书调到了京北的昌平,山西援军刚到昌平不等喘口气,又被命令调到京南的良乡,每天行军一百多里,把一支想要立功的生力军莫名其妙地拖得人困马乏,在此同时又不拨给任何给养。又累又饿得山西援军终于忍无可忍,在京郊大肆抢掠,倒比后金军还祸害的厉害。

崇祯皇帝大怒,将耿如杞、张鸿功全部下狱处死。当然一起死的还是兵部尚书王洽。他信任袁崇焕,重新启用袁崇焕,袁崇焕害怕自己去往边关以后,朝廷中难免有人会再次诽谤自己,于是将此事告诉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就收回王之臣、满桂的尚方宝剑,将其赐给袁崇焕,给袁崇焕绝对的控制权。

要说崇祯不支持袁崇焕,那绝对不可能的,既然擅自因为毛文龙不服袁崇焕,他杀掉毛文龙,这绝对是一步昏棋,然而崇祯皇帝同样给他背了黑锅。

可惜,袁崇焕辜负了崇祯皇帝的信任,畏敌怯战,这才招来杀身之祸。当然,成王败寇,我大清趁机向崇祯皇帝泼了很多污水。

事实上呢,袁崇焕军事指挥能力有肯定是有,但是并不算高。东江镇总毛文龙麾下的东江兵正巧卡在后金的腰眼上,一旦后金进攻**,或者袭击锦州,东江镇的明军就会趁机抄后金的后路,这样以来,后金其实一直无法集中力量进攻**或者大明。

如果毛文龙的东江镇依旧存在,那么皇太极还真不敢倾尽几乎所有兵力进攻关内,这是战略上的失误,而同样,作为一个督师不能服众,本身就说明了能力问题。哪一个将领不是骄兵悍将?

真正有威望和能力的督师会有人不服?辽东诸将去跟孙承宗不服一个试试?

问题是,袁崇焕本身也有自己的问题,那当然,崇祯皇帝没有蒋光头的气度,面对他的人,无论是畏敌怯战,或者丢城失城,蒋光头可以容忍,崇祯皇帝不能容忍。

其实也同样,崇祯皇帝其实就是这么一个感性的人,谁对他好,哪怕是虚情假意的好,他也百般回报。

直接把袁良这个世袭千户擢升为归德卫指挥使,在其他皇帝心中或者不会这么操作,但是在崇祯皇帝眼中,这是绝对值得他这么做的。

明军将领太让他失望了,先不考虑袁良的能力问题,至少袁良的态度绝对没有问题。明朝拥有两千五百多个千户所,只有袁良一个千户散尽家财,募兵为军,不顾民壮战斗力低下,不推三阻四,直接北上勤王。

面对后金军队,这个袁良不怂啊,他敢与后金直接硬肛。

另外一点就是归德卫指挥使刘进贤也确实是恶心到崇祯皇帝了。

你说作为一个指挥使,你可以不北上勤王,毕竟大明内、外五百四十七个卫所,大部分没有前来勤王,勤王最积极的其实是九边边军。

如果刘进贤不派兵勤王,其实崇祯皇帝反而想不起来他,可关键是,刘进贤的操作实在太骚了,拉两千民夫凑数,又东拼西凑从其他千户所拉了一千老弱病残,凑了四千颗炮灰,只有正前千户所是全所一兵一卒不留,直接北上勤王。

在崇祯皇帝看来,这个刘进贤肯定与袁良有仇,而且归德卫指挥使司同知、镇抚一个没来,就是借着后金军队的这把刀,把袁良除掉。刘进贤的心思太坏了,把袁良这个的忠臣给杀掉,谁给他崇祯皇帝卖命?

这样以来,崇祯皇帝对刘进贤这个归德卫指挥使刘进贤的印象实在是太差了。撸掉刘进贤的指挥使的乌纱帽,送给袁良,这是崇祯皇帝的率性而为。

拿着这道圣旨,以用兵部造册的告身,以及崭新的正三品武官官服,袁良有一种难以置信的感觉。

崇祯皇帝还真不赖?

袁良其实心中早有两套预案,如果崇祯皇帝不能知人善用,而是任人唯亲,烂泥扶不上墙,他就会准备自己上,至少他不敢顶着那条恶心的**。

现在看来,崇祯皇帝还是非常可以的。袁良的战功不低,可是战功再高也不能一飞冲天吧?他的上面还有四级呢,直接连升四级。

这样以来,整个归德卫就属于他管辖了,归德卫在刘进贤眼中就是一个敛财的工具,可是在袁良看来,拥有归德卫,他至少可以养活两万以上的军队。

当然,崇祯皇帝也穷,对于袁良大败镶红旗岳托所部的战功也一并送了过来,总共有一万多两银子,事实上对于后金女真的首级,兵部给出的赏格是四十两银子,可是现在户部并没有钱。

崇祯皇帝还赐了袁良一套银甲,以及一柄御赐宝刀,这柄刀据说是能工巧匠千炼钢打造而成,鳄鱼皮刀鞘,还镶嵌着蓝田玉刀柄。

当然,袁良也知道这柄刀是样子货,根本就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可是他仍旧非常开心。

对于卢象升的赏赐也下来了,右参政兼副使,外出整顿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兵备。这个官职虽然也是正三品,看似没有袁良升官升得猛。

事实上,袁良这个归德卫指挥使与卢象升这个右参政兼副使根本就没有办法比,右参政是布承宣布政司佐官,但是,卢象升却兼着副使,相当于副布政使,管理着一省的粮储、屯田、驿传、水利、抚民等事,同时还管着府、州、县官员的俸禄,考评政绩,税收,最关键的是掌握着直达中枢的奏折的权力,不过,卢象升还管着三州兵备,这就相当于副省级军区司令员,实权副总督。

袁良仿佛想起了什么,直接向戚赛虎摆摆手。

戚赛虎赶紧过来:“大少爷!”

袁良知道卢象升是一个正直的人,而且本身对宦官感冒,历史上他就是被宦官玩死的。

袁良压低声音:“去把咱们缴获的金子,拿五百两过来!”

就在卢象升感激泣零领旨谢恩的时候,袁良从戚赛虎手中接过一个包裹,他提着包裹走向那名宣旨的宦官王安。

“王公公一路辛苦,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王安看着袁良,心中暗喜:“真是上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