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 / 2)

老者和赵江枫继续说到

老者缓缓开口,声音中透露出历史的厚重感:“其后,韩闻秦之好兴事,朝堂之上,议论纷纷,欲使秦罢手,勿再东伐。于是,韩国秘密派出智勇双全的水工郑国,间行入秦,巧言令色,说服秦王凿开泾水,自中山向西至瓠口,修筑一条长长的水渠。

郑国站在秦王面前,手指地图,描绘着未来的蓝图。他的话语如同涓涓细流,流入秦王的心田。秦王听后,点头称许,决定动用工匠,大兴土木。然而,工程进行到一半,秦人察觉了郑国的真实身份,愤怒之下欲杀之。郑国却不慌不忙,坦然面对,他深深一鞠躬,缓缓道出:‘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岁月如梭,转眼间来到了孝文皇帝统治的第三十九年。那时,黄河在酸枣一带决堤,汹涌的河水如同脱缰的野马,向东狂奔,冲毁了金堤,一时间,东郡陷入了一片汪洋。孝文皇帝紧急下令,调集大批民夫,决心要堵住这肆虐的洪水。

工地上,人声鼎沸,烟尘滚滚。人们肩扛手提,挖土运石,昼夜不停。然而,每当堤坝合拢,那狂野的河水就仿佛拥有了神奇的力量,瞬间冲垮了人们的努力。水声轰鸣,像是天地间的怒吼,让人心生恐惧。在这无尽的抗洪之战中,人们与洪水展开了殊死搏斗,但胜利的曙光却始终未曾出现。

月光洒在长安城的石板路上,映照着繁忙的工地。郑当时作为大司农,站在一块高地上,眺望着远方。他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心中已有了一个宏伟的蓝图。

“引渭穿渠,自长安起,傍南山下,直至黄河。”郑当时的声音铿锵有力,如同金石撞击。他手指远方,描绘着那条即将诞生的水渠,仿佛已经看到了河水顺着渠道流淌,滋润着关中大地。

工地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徐伯作为齐人的水工,正在带领着数万名工匠忙碌着。他们手持工具,挥汗如雨,在坚硬的土地上开凿出一条条深深的沟壑。月光下,他们的身影显得如此坚定而有力。

夜色如墨,长安城外的工地上灯火闪烁,如同点点星光点缀在黑暗的大地上。郑当时站在高地上,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他的目光穿过夜空,仿佛能洞穿时空的阻隔,看见那即将在黄土高原上蜿蜒的水渠。

一名使者匆匆而来,手中捧着一份奏疏,神色紧张。他跪在郑当时面前,声音微颤:“大人,有人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此事已交御史大人处理。”

郑当时接过奏疏,展开细阅。月光下,他的脸色变幻不定,似乎在思考着这份奏疏背后的深意。他抬起头,望向远方,仿佛能看到那险峻的褒斜道,以及那滚滚而来的漕运船队。

夜色渐深,长安城外的工地上依旧灯火通明。张汤,这位年轻的官员,接到奏疏后,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他站在地图前,手指在褒斜道上缓缓移动,脑海中不断模拟着未来可能的运输线路。

褒斜道,这条险峻的山路,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神秘。张汤想象着,如果这条路真的能打通,那么从蜀地运来的粮草,将大大减少辗转运输的损耗和时间。他闭上眼睛,仿佛能听见车马喧嚣,看见粮草源源不断地从蜀地运来,经过褒斜道,直达长安。

“少阪,近四百里。”张汤低语,心中已经有了决定。他转身对身边的侍从说:“传令下去,即刻准备,明日一早,我要亲自前往褒斜道勘察地形。”

月光洒在商颜山下,一片宁静中,万籁俱寂。严熊,这位坚韧的治水者,正带领着一队精壮的劳工,在洛水旁挥汗如雨。他们的目标,是穿越洛水,灌溉重泉以东那万余顷贫瘠的土地。

夜色中,火把摇曳,照亮了劳工们坚毅的脸庞。他们手持铁钎、石锤,一次次地敲击着坚硬的岩石。随着每一次的敲击,岩石碎片四溅,却也慢慢地凿出了深深的沟壑。严熊站在一旁,目光如炬,时而指点,时而鼓励。

然而,商颜山的岸壁却异常脆弱,时常发生崩塌。严熊当机立断,决定采用更为稳妥的方式——凿井引水。劳工们纷纷响应,他们或挖土,或运石,忙碌而有序。随着挖掘的深入,有的井深达四十余丈,井与井之间还相互连通,形成了独特的井渠系统。

干封之年,雨水稀少,大地龟裂,庄稼枯萎。汉武帝忧心忡忡,下令汲仁、郭昌率领数万士卒,前往瓠子口堵塞决堤的黄河。

黄河之畔,旌旗猎猎,鼓声震天。汲仁、郭昌立于河畔,望着那汹涌澎湃的河水,心中充满了决心。他们指挥着士卒们,有的手持铁锤,有的肩扛木桩,有的搬运沙石,忙碌而有序。

汉武帝亲临现场,他站在高处,目光如炬,注视着决堤的河口。他亲手将一匹白马和一块玉璧沉入河中,以示决心。随后,他下令群臣和从官们,从将军到士卒,皆手持薪柴,投入决口。一时间,人声鼎沸,烟尘滚滚,众人齐心协力,誓要堵住这肆虐的洪水。

夜色渐深,月光下的黄河水波光粼粼,瓠子口决堤处,仍是一片繁忙景象。火把照亮了数百名劳工的脸庞,他们挥汗如雨,在湍急的河水中艰难地搬运着沙石,试图减缓水流的冲击力。汲仁与郭昌并肩而立,目光坚定,他们手持令旗,不时地发出指令,指挥着劳工们进行封堵工作。

河中央,一艘巨大的木筏被绳索牢牢地固定在决堤口,上面堆满了厚重的石块和沙袋。随着一阵号令声响起,劳工们齐声呐喊,将手中的石块和沙袋投入河中,木筏在众人的努力下缓缓移动,逐渐靠近决堤口。

月光下,关中平原上的六辅渠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左内史儿宽站在高地上,目光深邃地注视着脚下这片繁忙的工地。他的眼前,是数千名工匠在月光下忙碌的身影,他们或挖掘,或搬运,或修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劳作画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