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密支那要塞(3)630(1 / 2)

即使史迪威带了各式枪支弹药,分到各个连队也就一两支而已,此次更多的是炮弹和食品药品。

曳光弹在阵地上来回交换,为数不多的迫击炮弹在敌群中开花,重机枪也来不及转移火力,对着步兵尽情的倾泻弹药,以前在缅甸修工事时候得到了盟军指导,射击口开的扇形很巧妙,尽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子弹射入。

装甲车和坦克一般都是对着火力最猛的机枪工事开火,辅助机枪也来回对着战壕扫射,由于居高临下,给了战壕里的国军很大威胁,不少人连燃烧瓶没有点燃就被子弹击中。

战车越来越近,鬼子依托战车,在后面不断投射掷弹筒榴弹,96机枪也在死尸或者弹坑上架设起来对战壕国军精确射击。后续日军在蹚完丛林里的诡雷后,开始扑灭燃烧的火坑,工兵铲来回挥舞不多时便灭掉了大半,有几名日军被机枪击中倒在火坑里,散发出一股人肉的焦臭,随即被战友拖走。

各连长不得已派出了预备队,实际团营的机枪主要 都集中在一线,以及基本没有多少备用品,如果失去一线,纵深很容易被穿插,难以形成有效抵抗。日军很明白国军的短处,所以2个联队在战车掩护下拼命冲击新二十二师和新三十八师的阵地。

新二十二师阵地上只见点点烛火冒出,战壕里十几个燃烧瓶在空中翻滚着投向快到战壕边缘的战车。

砰——呼,火焰在英制装甲车上腾起,但是装甲车依然没有停歇,依然向前猛冲,随即又是两个燃烧瓶在身上磕碎,机枪终于停止了,三个浑身冒火的鬼子惨叫着滚了出来,没等他们灭火便被国军击毙。

鬼子显然没有料到国军也会扔燃烧瓶,一阵火雨过后,烈焰翻腾,夜空被照亮,阵地上炙热难耐,双方在血与火中拼杀。一些日军跳进了战壕,国军便用枪托、木棒、手榴弹狠狠的砸去。

机枪打在装甲车上,也有子弹能穿透薄弱部位,跳弹给步兵增添着伤亡。更多英勇的士兵举着燃烧瓶冲出了战壕,他们死也要把战车击毁。一个士兵手里的燃烧瓶被打爆,他成了一个火人,却紧跑几步,扑在移动的T26上,用最后一口力气拉响了胸前的集数手榴弹。一声巨响,T26瘫在火海中,烈士只剩几块燃烧的残骸。

二十二师的国军付出了20多人伤亡击毁了3辆装甲车、和一辆坦克,越来越的官兵从交通壕冲进一线,同鬼子进行近战。

张灵甫战前听康咏筠说过,需要炮火不用经指挥部反馈,炮兵将根据观察员的呼叫进行打击,敌人攻击力度大的部队有优先权。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对M1榴弹炮营进行了炮火呼叫。

很快传来回复:“收到,马上进行炮火支援。”

15秒过后,第一批炮弹落进敌群,突如其来的炮击令鬼子攻击阵列中出现了缺口,随后又是一组炮弹,几十名鬼子身首异处。英军的装甲车正面可以抵抗机枪子弹和炮弹破片,但是侧面就不那么灵光,很快两辆装甲车被打趴下。

M1炮营有数千发炮弹供应,上来就是全速射,一枚冒着青烟的弹壳弹出,随即又是一枚补入,丝毫没有停顿。6发过后,为了避免炮管过热开始进行齐射,这时阵地前段已经没有了鬼子。

日军习惯集中使用大量兵力夜袭,所以上百人被急速射抹灭后,暂时出现了攻击空档,国军也趁着机会弥补了刚才阵亡人员的站位。

几辆熊熊燃烧的装甲车成了巨大的火炬,给观察员提供了良好的视野,随着三三两两蹒跚的鬼子被撂倒,弹幕开始延伸,侵袭到了不断冲出鬼子的丛林,大量的炮弹在半空中爆炸,把树冠削去了一层,百年丛林被弹雨洗礼,只剩一堆焦黑的树干和下面斑驳的血肉。

进攻的鬼子不断被瓦解,终于有了后力不济的迹象。炮火稍停,观察员需要判断日军是否还要进攻。机枪手们也将连射换成了长点射,并抓紧时间给机枪补水。

相比之下,新三十三师倒是相对轻松点,有了4挺M2机枪助阵,打坦克也较22师方便,何况还有二十几具40榴弹发射器。孙立人将他们全部填补一线,目的是不让鬼子战车靠近战壕。

加了三角架的M2重100多斤,孙立人根据在37集团军使用的经验,让他们临战前组装起来,每个枪组5人,三人抬机枪,两人扛弹药,便于快速转移。

等鬼子的战车一出现,预备阵地上的M2枪组立刻抬起机枪冲进掩体。

主射手哗啦一下推弹上膛,一颗普通弹夹着一颗穿甲弹。鬼子缴获的T26没有附加装甲也不容易产生跳弹,要想穿甲弹有最大效果也需要等他们冲进200米内。

40mm榴弹发射器配用的破甲弹数量不多,但是榴弹打打装甲车效果也不错。英军在缅甸自然不会使用北非那样的优良战车,多是一些薄装甲机枪装甲车,这时的好处就是方便被击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