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历来的神宗皇帝埋下的亡国之祸86(1 / 2)

【 第二位:西夏第八位皇帝,夏神宗李遵顼。

西夏 皇建二年,李遵顼废夏襄宗李安全,自立为帝。

李遵顼是一位状元皇帝,但是他的能力并没有多么显眼。在他的治理中,甚至使西夏极度的衰败,敲响了西夏的丧钟。

在李遵顼登基之初,西夏就面临着蒙古军的几次攻打劫掠,西夏毫无还手之力,被迫称臣纳贡,以及土地兼并严峻,社会矛盾激化,国家内部不稳定的内忧外患局面。

李遵顼为帝后多意气用事,处事不得当。

在最开始时,金国掌权人金宣宗完颜珣想要联合西夏共同抗蒙古,结果遭到了李遵顼的拒绝。

李遵顼奉行的是附蒙侵金的策略,所以西夏选择攻打金国,而另一边的金国在答应完蒙古所有不合理要求,蒙古撤兵后,就开始掉头全力攻打西夏。

从李遵顼即位开始攻打金,直到光定六年的期间,夏金多次战争中多以西夏失败告终,最后于光定六年西夏终于扛不住了,撤兵。

但这时,一直虎视眈眈的蒙古大军又来了。

光定七年,蒙古军包围中兴府,李遵顼前往西凉,命太子李德留守。这时角色转换了,变成李遵顼想要和金讲和,共同攻打蒙古。

但是此时的金宣宗硬气了,什么叫你想议和就议和,想打就打的!

而且金宣宗现在奉行的是北失南补的政策,金国在北边被蒙古打败失去的土地,那就全在南宋身上找回来。

所以金宣宗直接拒绝了西夏的议和,只想打仗。

光定八年,李遵顼派使者入川,想要联合南宋攻打金,但是两国在建立盟约后,共同攻金得到的是死伤惨重。

所以李遵顼再次横跳,选择依附蒙古。

光定十二年,李遵顼在蒙古大军的威胁下,派兵随同攻打金朝。

但是在攻打金朝的途中,西夏实在是扛不住了,年年打仗,国力极度衰弱,所以西夏就撤兵了。

但是,蒙古不开心了,让你和我一起攻打金朝,怎么能撤兵呢?

光定十四年,蒙古逼迫李遵顼退位,将皇位传给次子李徳旺,以便于更好的控制西夏。

同时蒙古再次发兵,四下劫掠,并攻占了中兴府,李遵顼逃亡到西凉。

一年后,蒙古大军又攻占了西夏河西诸城,李遵顼病逝,享年六十四岁,庙号神宗。】

<还不是之前西夏被蒙古打的时候,金国那边的卫绍王说什么:

“敌人相攻,我国之福也,何患焉”拒绝出兵帮助西夏,所以李遵顼即位后就立马去找金国复仇了,让你见死不救…>

<不得不说,夏神宗和金宣宗真的是好一对卧龙凤雏[笑哭]>

<所以他们的逻辑都是:蒙古>西夏>金>南宋>蒙使>

<南宋:联蒙抗金!!!>

<金宣宗“北失南补”的逻辑也很奇葩啊>

<宋金毕竟世仇[狗头]>

<金自己提的北失南补,结果到头来还打不过南宋,毕竟也不是刚建国那会儿,现在没那个实力了>

<西夏真的是把周边的国家全得罪完了hhh>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懂了,西夏是自己玩完的>

<西夏、金、南宋这三真有意思>

<说实话,感觉侮辱宋神宗了,宋神宗真的比这什么夏神宗和明神宗好多了…>

<夏神宗和金宣宗真的是完美复刻辽国天祚帝和北宋徽宗[捂脸]>

<西夏实话讲已经很不错了,建国也有两百多年,本来实力就比周边国家弱,而且西夏的资源也匮乏,现在也熬走了辽、北宋…可以了>

<才发现这俩名字中都有顼诶>

<联金抗蒙的策略应该是对的,只是联合的太晚了[笑哭]>

...... 光幕各朝帝王锐评:夏神宗、金宣宗意气用事,毫无大局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