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历来的神宗皇帝埋下的亡国之祸87(1 / 2)

【第三位:大明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

隆庆六年,明穆宗驾崩。年仅十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万历在位期间,明王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时局日益崩溃,朝廷内部腐败黑暗,贪官污吏横行,国力衰败,社会动荡,东北的女真开始崛起,屡次劫掠,给边疆造成了严重威胁。

虽然明神宗朱翊钧也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但是效果不佳。在位期间的“万历三大征”虽然赢得了胜利,保障了边疆的安全,打出了国威。

但是战争就如同一把双刃剑,“三大征”对明王朝的国力、财力等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消耗。

大量的白银用于战争,使得明王朝的国库空虚几近崩溃,使得明王朝的经济几近崩溃。

明神宗在位的前十年,有内阁首辅张居正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因此万历初年呈现出了明代中叶以来最好的形势,史称“万历中兴”。

然而随着张居正的逝世,明神宗废除了张居正变改革的一系列措施。

年轻的万历皇帝缺乏维持朝局的能力,开始了长达二十八年的不上朝,这使得国家几乎停止运转,导致了百官争斗日益激烈,朝政日益混乱。

明神宗和皇室还大肆侵占土地,置矿监税,各种搜刮民财,这些都促使明朝逐渐走向衰亡。

万历四十七年,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被努尔哈赤击溃,明军元气大伤,从此明王朝丧失了在辽东战场的主动权。

万历四十八年,明神宗去世,享年五十八岁,庙号神宗。

“明实亡于万历”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因为明神宗朱翊钧死后将烂摊子丢给了后继者,仅二十四年,明朝灭亡。】

<嘉靖和万历这对爷孙真的无语,万历和他爷爷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一说一,隆庆在嘉靖和万历的衬托下显得是多么像明君。[无奈]>

<万历:喜欢我的君主离线制吗[狗头]>

<换不了太子后,就开始消极怠工了…>

<万历并不是从换太子开始消极怠工的,也不见得他有多喜欢福王那个胖子。

只能说他运气是真好,前面有张居正撑着,后面摆烂了,大明也没亡在他手里,还得了个“万历中兴”的名头>

<万历让太监敛财真的是烂招,对于底层百姓来讲真的是水深火热>

<我个人是真的很讨厌万历,刻薄寡恩、贪婪自私>

<以前看《万历十五年》的时候就感觉万历是那种不负责任的性格>

<大明真的是从头到尾都在中兴[笑哭],仁宣之治、弘治中兴(孝武中兴)、嘉靖新政、隆庆新政、万历中兴…>

<我大萌真的是中兴到亡国了啊>

<给你看看万历年间的兵变就懂了。

万历十年的杭州兵变,十一年的广东罗定兵变,十三年的四川建武兵变,十五年的浔阳兵变,十六年的甘肃兵变,十七年云南永昌兵变,万历十九年京营的士兵在长安门闹事,万历二十三年的蓟州兵变>

<但其实万历对于战事上是真的可以了,对于熊廷弼还是给予了很大支持的>

<神宗皇帝死了,后续大明朝又在十年内死了三个皇帝后,终于迎来了年轻想做事的崇祯[捂脸]>

<但是大明都两百多年了,王朝的所有弊端都显现,万历在那个时候还算行>

<所以万历的摆烂,大明的官员缺额达七成?这也叫行…?>

<萨尔浒之战,万历用的是自己的私房钱赏赐边军>

<大明又不是皇帝说了算[狗头]那得看内阁愿不愿意>

......

李然然暗骂了下明神宗万历,流放家眷,还准备掘张居正的墓,真的很绝情。

光幕下各方对于万历皇帝二十八年不上朝这件事,惊讶不已。

秦始皇嬴政:明朝皇帝就这么放心的将自己的权力下放?还是说这已经收不回来了,君主只能“离线”?

汉武帝刘彻恍然大悟道:“原来一个王朝到了两百多年,所有的问题都会浮现。汉分东西两汉,也算不错了。” 唐太宗李世民评价道:“这个神宗万历皇帝真是典型的利己,平时就高高挂起不做事,危及到自己的大事才去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