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23(2 / 2)

  南宋时,元兵南侵,琴师郭沔常在潇、湘二水合流处游航,每当远望大禹的葬地九嶷山,为云雾所蔽,便激起他对山河残缺、时势飘零的无限感慨,因此作了琴曲《潇湘水云》,流传至今。

  阿兰忽然开悟,与其潇湘水云,不如六韬天下。

  春雨绵绵,水滴瓦檐,兰花簇簇。

  此家是数百年的书香门第,牌匾无数,明经文魁,雕梁画栋。

  当中一进庭院,改成了儿童书室。

  言兰坐在书室抚琴,右手滚拂,左手抹弦,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层层叠叠的流水之音,浑朴细腻,沉静有神。

  一周前,李修说:“让朋友们慷慨解囊,要有一场演奏会。”

  言兰于是定在书室办一小时的演奏会,曲目六首,写在一张单子,为基金筹款。

  今日是演奏日,她穿素色旗袍,坐下练琴许久,听众只有李修。

  李修看看手表,时间差不多,闲闲说:“我那帮心肝不好的损友,古琴独奏这种好事,我没通知他们。兰兰的演出结束后,他们的那一份捐款,我一起转账。”

  他在一角雨帘之外,坐在偏厅位置,离阿兰大约三五米,吃了半天枣泥糕,喝着茶。

  演奏会前前后后,他一直陪着,琴桌是他搬下车的,阿兰是他运过来的,单子也是他写的。

  他自称,为了一个人听独奏会,给她编了个清雅局。

  梅瓶插的是今春的一枝粉茶花,铜炉焚的是雪松。

  言兰将琴曲单子折好了,压在香炉下,说:“那么,曲目作废。”

  李修说:“没关系,饱满的一小时演奏时间,不糊弄就行。”

  言兰折了瓶里的茶花,扔到李修怀里。

  他嗅了嗅花朵。

  只有阿修一个听众,演奏会依然准时开场,阿兰挑弦,弹了第一首,《半山听雨》。

  阿兰风致楚楚,阿修想起初春有一种很紫艳的花树,风雨一吹,满地堆积,他踩过这样的落花,从青山蜿蜒上去,俯瞰一泓湛绿的湖水,那已经是很年轻的时候,二十五六岁,他愿意停留在那样的迷惘里,借此成为聂鲁达那样的诗人,可惜天分不足。

  没有人可以选择自己的天分,他做生意做得蛮好。

  第一首曲停,阿兰看看雨天,弹第二首《竹山听雨》。

  早春听雨,只谈雨声。

  千竿翠竹,鹭鸶雪白,隔雨相望冷。

  李修听着听着,忽然想出一点端倪,早上言兰搬出另一张琴,他看见了实式凭之四个字。

  这是管先生的古琴名号,他家附近哪里有泉眼,阿兰也知道。

返回